李芃——辽宁总队技术管理部部长
过去的一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总队技术报告和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保障了总队经济目标的实现。作为一个老地质工作者,见证了总队技术力量正在由弱向强恢复的历程,倍加珍惜今日的大好局面。回顾往昔,从一个初出校门的青涩少年到几天头发添了几缕花白的地质工作者,感慨良多。
总队的核心业务是矿产勘查,具体体现就是一个个的勘查项目。把项目又好又快完成就是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这其中干好项目的核心就是有个合格的项目组及负责人。只有“正视不足,提高质量意识”,才能做好项目。
项目组成员首先要团结,思想上要认识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很简单的道理,项目组的目标就是找矿立功,当项目组每一个人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为这份事业真心付出,实现找矿突破的时候,不但自己的腰包会鼓,专业水平也会得到大幅提高。相反,每个人都打自己的小算盘,相互制约,有力却不能往一处使,这个项目肯定干不好。
其次要认真思考,研究项目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行业规范、规定执行,把好质量关。后期对取得的所有资料要按照地质资料整理规范认真整理,深入思考后再编制项目报告。
近年来,我们的勘查项目完成的都较好,报告编制的水平、效率有很大提高。年轻同志承担项目的机会较多,有热情、有干劲,能够按时、按要求提交项目报告。像亚泰铁岭水泥石灰岩矿核实、葫芦岛钼矿、海城铅矿等都是较突出的项目。
但是我们已实施的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仍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质填图观测点现场没有标志;没有实际材料图手图;缺少实测地质剖面,野外地质编录简单,观察不仔细,原始记录资料中对岩石蚀变特征、矿化等地质现象描述简单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许多记录都以“同上”代替。没有路线描述,应有的地质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反映;缺乏现场素描图或照相资料。界线点等现场无标志;记录简单,产状稀少;剖面与平面图不吻合。基本的概念不清楚,如“花岗斑岩”描述成“粒状结构”,对斑晶的特征无描述。
2、槽探不提交探槽素描图,钻探原始编录中多数注重微观现象和特征的描述,如岩性、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而对岩性的变化、矿化蚀变的强弱变化规律、接触面的特征等宏观变化特征缺乏必要的观察和记录,内容简单,有些流于形式。
3、报告内容很多雷同,没有变化,机械套用他人成果,有的甚至出现甲项目名称用在乙报告中。有的矿区出现“混合花岗岩”类,报告中不知道放到哪部分描述,就归到岩浆岩里。大部分项目资料的综合研究工作不够及时,尤其是对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的研究工作不够深入,沿用老习惯,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不系统,甚至不甚了解,尤其是金属矿床中对构造的认识不重视,还普遍存在“重点轻面”的问题,难以对工作区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有如下建议值得借鉴参考:
1、认真学习理解:《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及地质资料整理规范、原始编录规定、金属非金属样品采集规定等。
现在基本上每人手里都有《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请大家将其中的“名词解释”认真看一看,几个常用的概念要理解,如“矿石工业品级、边界及最低工业品位等等”,不要出现“工业品位”后边还加注“经加权的”等不合适的叫法。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所谓“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不凭主观臆断行事。建议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要结合矿区实际,重新学习岩石学、构造学、矿物学及矿床学理论。认真研究地质规律,勤于思考、勤动手、勤动腿。摒弃“山上跑、挖个槽、采完样、编报告”的观念。认真思考区域地质特点与成矿有什么联系,矿体与地层、构造、岩浆岩、脉岩、蚀变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成矿专属性?成矿有什么规律?矿体连接怎样更符合客观规律?。
3、加强勘查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监督和保证勘查工作成果的关键环节。特别是项目组的自检、互检是质量保证的重中之重。这种检查制度是前人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历经数次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制度体系,是不能违背的规章制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而且要认真、要敢于直言,才能保证野外工作的成果真实可靠。保证提交合格的成果地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