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中国地质矿产事业在对外合作交流中不断发展,与100多个国家 和地区建立了交往关系,与数十个国家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引起全球关注。
1953年1月,地质部首先派出代表团赴苏联访问。
1976年,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接纳中国地质学会为正式会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参加国际自然科学组织的活动。之后,中国不仅参加了各届国际地质大会,还在1996年8月在北京承办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
1978年,中法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开展喜马拉雅山地质构造和地壳上地幔的形成和演化”项目协议。之后,中法合作的青藏高原研究项目和中美法德加等国科学家开展的青藏高原研究项目,取得了辉煌成果。
1990年3月,第14届世界采矿大会在北京召开。
1993年9月,第16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探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2004年6月,第一届中国探矿者年会、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北京举行。
2004年8月,在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我国地质学家张宏仁当选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这是亚非国家地质学会首次当选这一重要职务。我国先后有数十位地学家在国际地学组织中任职。
2005年8月,第八届国际矿床地质会议在北京开幕。
2005年,中国政府与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42届年会和第46届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5年10月,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2005年,启动了第一个我国政府出资的地质矿产援外项目——马达加斯加化探勘查项目。
2006年,第六届国际地质和环境材料分析大会在北京举行。
2006年,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
2008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中心落户位于桂林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地球科学领域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际二类研究中心。
2008年8月,中国地质学家与俄罗斯、南非、阿根廷、美国、加拿大等科学家合作,历时5年完成的《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编制及全球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评价》完成,显示21条巨型成矿带。
2009年6月,中德北部湾环境研究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