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读《人生不败第一计》有感

发布时间:2016-10-25来源:夏海波
先秦兵家是我国军事学的源头,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尚武尚智的民族精神和坚韧聪慧的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中或多或少浸染着先秦兵家的谋略思想。

兵家谋略是古代人生智慧的集中体现。首先,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智慧注重整体、长于综合、追求统一的特点在兵家谋略中具体化未对“势”的关注和阐发。其次,从把握胜负因素动态平衡的角度理解,古典军事辩证法中体现中国智慧的闪光点在于“因机而立胜”。再次,中国智慧在人际关系调节、和谐方面的优长,在军事谋略中凝结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命题。最后,中国智慧重历史、重认识、重经验的实用性,是古代兵家心目中最平实的制胜法则。

因此,兵家谋略和智慧不仅适用于现代战争,也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人们可以从兵家的深邃哲理和智谋中,领略观察事物的辩证思维原理,树立战胜对手的竞争意识,学到处理人事的策略手段,掌握摆脱困境的博弈方法。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孙子兵法有云“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人们常把生活比作战场,人生在世争夺在所难免,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也一定要牢记,我们的目的是要获得自己的成功,而不是为了得到把竞争者狠狠打翻在地的快感。

是以,逐利而不逐名,追求利益才是我们的目标,而胜利只是个错误的目标。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孙子兵法》里提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也就是说,能不能取胜,就要看对战争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得是否细致,以及谋划得是否周到。

一个优秀的决策者,贵在有远见卓识,胸怀丘壑,对大局了然于心,处处皆在意料之内。倘若走一步看一步,看似处处谨小慎微,实则处于被动状态,稍有不慎便不攻自破。任何一场竞争都不是孤立的,依靠侥幸取胜恰恰会埋下失败的种子。正如孙膑所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要做到决胜千里,信息的搜集便是重中之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是决策的前提,不仅不同的信息及不同的信息拥有量影响决策的结果,而且信息完全与否也影响决策的选择。信息越多,即对决策的环境了解得越多、越充分,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就越高,策略的效果也就越好,收益也就越丰厚。

既然信息的获取如此重要,如何阻碍竞争对手的信息获取,干扰对方的判断便是制胜先机。正所谓“兵不厌诈”,战场上没有君子,战场上也没有朋友,制造虚假信息,干扰对手的判断十分重要。但日常生活毕竟不同于沙场征战,人无信而不立,制造虚假信息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截断竞争对手的信息获取途径来减少对手获取信息的数量,或是通过制造舆论影响对手对于决策的选择,甚至可以通过散布新信息来打破对手获得信息的完整性。总而言之,要运用智谋制造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影响对手的决策。
是不是取得了信息上的优势就可以放手搏杀,克敌制胜了呢?当然不是。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善攻者先攻其心,后攻其城。如果说攻城是力,那么攻心就是智。以力取胜,往往会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而以智取胜不仅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所以孙子认为,攻城是下策,攻心才是上策。

攻心的目的在于改变对方的判断、计划,或者双方的士气,夺取敌人的信心,从而扭转战场的形式。《孙子兵法》中有用兵制胜的“诡道十二法”,其中“卑而骄之”和“怒而挠之”即为攻心之策。因而,要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攻心之策扩大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从而减少争斗的损失。
取得了如上的优势,是不是就可以大举进攻,杀得对方片甲不留呢?非也,正如前文所述,我们的目的是要获得自己的成功,而不是为了得到把竞争者狠狠打翻在地的快感。“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是历代兵家和谋略家们所向往的境界,兵不血刃取得胜利,不仅自己不损一分一毫,更有可能将对手收归己用,增强自己的实力,何乐而不为。

当然,不战而胜自有其前提:以心理上和实力上的优势作后盾。在心理上,坚信自己的正义行为必将取胜,用坚强的意志使敌人屈从于自己的优势。在实力上,应具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对方放弃努力的威慑力量,使对方明白任何抵抗最终都是无效的,唯一的出路是尽早归降或者放弃。

综上所述,可见,我们在市场项目的竞争中,可以通过运用计谋干扰竞争对手的信息获取,在取得信息上的优势后,针对对手的弱点进行攻心战,干扰对手的判断,导致对手决策失误,在取得一定的优势后,大肆宣传我方的实力和必得之志,威慑和迫使对手认识到双方的差距,自动退出竞争,从而不战而胜。

智者之虑,兼顾利害

不战而胜自是兵家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不伤分毫即可取胜的事几乎不会发生,在我们逐利的过程中往往面对的既非全利亦非全害,而是利害相随、福祸相依。

孙子在《九辩篇》中写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务可信,杂于害而患可解。”意思就是说,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充分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情况,才能增强信心,在顺利的情况下看到不利的因素,危险才能消除。

在兵家哪里,总是把利和害、得和失放在一起考虑,表现了它双向思维的特色。墨子在《墨子•大取》中提出:“在所做的事体中,衡量它的轻重叫做‘权’。权,并不是对的,也不就是错的,权,是正当的。砍断手指以保存手腕,那是在利中选取大的,在害中选取小的。在害中选取小的,并不是取害,这是取利。”可以看出,利害从来不是单独出现的,小害往往可以迁出大利。

《孙子兵法•军争》篇首先提出了“以患为利”的思想,它是战争中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意思是在两军争利时,应以小的、局部的利益吸引对手的注意力和主要军力,同时轻车简从,倍道兼行,夺取预定目标。有时开始的损失看似很大,也就是“患”,但是却能够帮助取得长远的利益。

譬如我们进行的动态监测项目,看似烦杂,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收益却不高,实则不然,大量频繁的监测可以加强我们与地方和企业主的联系,为我们赢得其他高收益项目取得坚实的砝码,看似取害,实则取利也。

小害可能引出大利,同样的,小利也可能导致祸患无穷。假途伐虢的典故即深刻的揭示了图小利,取大害的道理。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衡量一下其价值的大小,或是小利还是大利。

一动一静,见机行事

看见了大利,是兵贵神速,闪电出击还是以缓制疾,以久待速,一静一动之间尽显决策者的韬略。

在战略上,一动一静均以为着决策的效益趋向,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各方面力量制约。因此,动静韬略的使用,一般都以决策者的眼光监视作为选择的前提。曾国藩认为:“用兵之事,须半动半静,动如水,静如山。”察而后动、谋而后动、见机而动、视利而动等原则都是“半动半静”韬略的题中之意。

孙子曰:“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破也。”意思是说,在战起纷纭、人马杂乱的战场上,必须使自己的部队整齐,不发生混乱。战车转动,烟尘弥漫,在这样浑沌不清的情况下作战,必须把部队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才不致被敌人打败。

在混乱的战场上,兵家往往气定神闲,部署有方,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表现了宽阔的胸怀和气度。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形成于形势鲜明的反差。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我们要做出一项决策,往往面对杂乱而无序的信息轰炸。这个时候,如果一惊一乍,听了A的建议就往东走,听了B的建议又折回西行,结果只会徒劳无功。只有处乱不惊,理性分析、思索,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孙子兵法•地形篇》中说:“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意思是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可保完全。所以,懂的用兵的人,行动起来绝对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不止困窘。

商业社会,机会转瞬即逝,当我们看准机会时,就要闪电出击,动若雷霆,向着目标矢志不渝的沿着既定方向前进,而不要为了小得失而改变方向,一旦丧失目标迷失了方向,就很可能被对手调动,以逸待劳。
知人善用,唯才是举

一人之力终究有限,一个将领能力再强,没有手下的士卒奋勇杀敌也是难以成事的,因而一个优秀的决策者身边必然少不了一个各司其职的优秀团队,而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由一个知人善用的领导者组建起来的。

知人,即如何识别人才,认识人才的独特专长、兴趣、弱点及内在价值取向和人格特质等。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想要识人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招聘选择只是识人的前奏曲而已。短短几个回合的面试,只能对人才认识个大概,更多的是了解其浮在冰山上的、看得见的一些才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见人心即识别隐藏在冰山下的关键特质,比如诚心、创新、责任、合作、主动、价值取向等等。这些深藏在冰山下的特质能力,只有通过工作任务才能看清。所以,识人,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日常的工作行为表现、工作任务和绩效目标的开展来观察和识别,惟其如此,才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人才的能力、兴趣、特长。

对于如何识别人才,中国古代先贤早有总结:“穷之以辞,以辨其智;使之以远,以辨其忠;使之以近,以辨其敬;使之以烦,以辨其能;使之以间,以辨其诚;告之以危,以辨其勇;告之以秘,以辨其信;诱之以利,以辨其廉;诱之以色,以辨其贞;灌之以酒,以辨其性。”此十条涵盖了对人才的智、忠、敬、能、诚、勇、信、廉等最核心的维度。

善用者,必“用其长,避其短”。世上本无废物,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同理,世上没有庸人,庸人是放错的地方显现了其缺点。老天爷很公平,非常优秀的人才,往往缺点也比较明显,因为太突出太优秀,其缺点也因为参照物鲜明对比而放大明显。因此,用其长,避其短,才能实现人尽其才。同样的,看似平庸的人才,其身上必然具备一些别人不具备的优点,只因其平时太过平凡而被忽略,田忌赛马的故事人尽皆知,可见只要合理的运用人才,放大他的优点,驽马之用亦能堪比麒麟。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322号

电话:024-23848552  辽ICP备19009775号-1 邮编:110004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聚艺科技

网站数据概况 - 今日访问人数 今日访问量 本月访问量 总访问量